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禁食野生动物”受到全民关注。在广州,《广州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于今年6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为“舌尖上的野味”退出餐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7月22日,第229期《羊城论坛》在广州市会举行。本期论坛以“禁食野生动物大家谈”为主题,广泛邀请代表、专家及社会各界共同为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人类自身安全、共建生态文明出谋划策。
有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广州人吃过野生动物。吃野生动物的陋习有哪些危害?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认为,野生动物和人类健康有很密切的关联。现在一些新发或再发的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都是由于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一些接触后造成的,如SARS、狂犬病、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禽流感等。“野生动物本身也是很多病原体的储存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疾病的传播。如果我们人类没有理清这个界限,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它体内的病原体可能会出现变异、重组,甚至跨界人类,造成传播流行甚至大流行。”
广州市代表徐嵩认为,滥食野生动物主要有两方面危害:一是对于环境本身的危害,如禾花雀因被滥食,已成为国家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二是对于人民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危害。
他也明显感觉到,今年2月第十三届全国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全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我感觉到我身边的人对于野生动物‘敬而远之’了,希望通过立法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并长效地保持下去。”
“野生动物不可怕,滥食野生动物才是最可怕的。野生动物乃至所有动物与我们人类是一个生存共同体,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动物。”特约嘉宾刘小钢说。
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介绍,近几年,经过严厉打击,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发现,广州人吃野味明显少了,案件查处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哪些野生动物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普通市民如何明确这个界限?多名代表表示,当前的法律法规关于禁食的范围仍存在模糊地带,市民很难把握好这个界限,从而可能“被违法”。
广州市代表徐宏曾花了两个星期找资料,仍无法梳理出一个精确的禁食野生动物名单。“普通市民去到外面去消费,更不可能很认真地去查找他可食用的范围。”
刘小钢前几天曾去一个餐馆做了一个简单的调研,餐馆负责人对野生动物的定义让他吃惊。“他说:‘果子狸不能吃,因为它传染疾病。大熊猫如果是野生的,不能吃;圈养的,就可以考虑了。”
广州酒家集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疫情后,餐饮企业也花了很多工作时间去研究什么是禁食的、什么是可以吃的,迫切能有一个权威的平台可以让公众或从业者能快速、直接查询这个物种是否可以吃。
“怎么样让《广州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真正落实到每一张餐桌、每一张菜牌上,需要切实的执行细则。”刘小钢说。
有代表建议,在立法的同时还要尽快推出相关配套性的措施,让老百姓快速分辨禁食范围。比如能不能建一个平台或APP,对着动物拍一下、扫一扫,或者输入动物名称,就可以快速分辨这是否是禁食野生动物,知道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买、哪些不应该吃、看到哪些应该打电话举报。
市民如何改变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代表徐嵩建议,作为普通市民,不要炫富、不要猎奇,记住这两点,可以避免绝大部分的误食现象。“如果是有人请你去吃,要勇敢地说不。希望普通市民能够做勇敢的举报者。也希望立法者制定更好的配套措施,让老百姓能够尽量不要‘被违法’。”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介绍,全国《决定》颁布后,明确所有陆生野生动物都不能吃,不管是保护还是非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农业农村部同时公布了两个例外:一是纳入《国家畜禽资源目录》的;二是按照《渔业法》管理的水生动物。
哪些动物在“白名单”内?除了猪牛羊、鸡鸭鹅、鸽子等这些传统畜禽,大家还可以记住16种特种畜禽:梅花鹿、马鹿、驯鹿、羊驼、火鸡、珍珠鸡、雉鸡、鹧鸪、番鸭、绿头鸭、鸵鸟、鸸鹋、水貂(非食用)、银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等。除此之外的陆生野生动物,都不能吃。
下一步的执法当中,所有的在野外生存的陆生野生动物,都不能吃,包括由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根据全国的《决定》以及省相关公告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人工繁育国家重点名录》、《国际公约》附录、《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都不能食用。
在非疫情的常规管理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是不能吃的,但是列入人工繁育名录的是可以食用的,包括省重点里的一部分也是可以食用的,《国际公约》里的一部分也是可以食用的。所以说要进行一个区别化的对待。另外,对没有合法来源的非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也是禁止食用的。(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